各教学单位: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及落实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要求,提高课程建设质量,结合《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加强我校课程资源建设,特制定此通知。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更加丰富的课程教学模式进一步提升课程建设质量。在学校前期课程建设的基础上,加强课程网络资源建设,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建设优质网络课程资源,为开展线上课程、线上线下混合课程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建设目标
树立课程建设的新理念,深化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积极开展课程网络资源建设,不断推进分类建设网络课程资源。按照择优和急需的原则开展建设,经过1-2年的建设,建设一批优质的线上、线上线下混合课程。完善现有校内重点优质课程网络教学资源,为冲击省级、国家级一流课程做充分准备。建设一批急需的网络课程资源,以各专业课程教学改革、高职学院、培训学院等急需的线上课程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基础课部及艺术与传媒学院开设的公共课程为重点,确定建设课程,开展网络课程资源建设。着力满足需要,丰富人文通识教育课程。
三、建设类别
1.必修课程
各教学单位认真梳理本单位必修课程建设情况,依托本单位校内重点优质课程及教学质量好的授课教师,开展课程网络资源建设。
2.急需课程
高职学院、培训学院结合本单位教学实际,提出网络课程建设需求,与各教学单位沟通,确定建设的网络课程。
3.通识课程
马克思主义学院、基础课部、艺术与传媒学院结合本单位实际,建设一批人文素养类优质线上通识课程,提出线上通识课程建设申请。
四、申报要求
1.课程网络资源建设依托课程团队进行申报,课程建设负责人需长期从事教学工作,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及课程建设经验,课程教学效果优秀。
2.课程负责人及团队成员具有先进的课程建设理念及清晰的慕课思路,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教学手段。
3.课程负责人应具备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教学效果优秀的可放宽至讲师。
4.课程团队要有较高的热情及团队组织能力,接受过线上课程建设的培训,能确保课程建设任务完成并上线,能持续推动课程资源的更新及后续推广工作。
5.各教学单位利用2019年寒假期间启动课程网络资源建设工作,申请网络资源建设的教师需填写网络资源建设立项申请,见附表1。各教学单位主管领导审核,报教学管理部审批备案。申请备案时间为1月8日。
五、组织保障
1.各教学单位高度重视课程建设工作,树立课程质量即是人才培养质量的观念,通过网络课程的建设利用,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优选课程负责人和课程团队,开发优质课程资源。
2.经费保障。学校将给予课程网络资源建设的团队提供经费保障,确保课程网络资源建设能顺利完成。
沈阳工学院网络课程资源建设申请表见附表1
附表1:沈阳工学院网络课程资源建设申请表
课程名称 |
|
课程性质 |
|
申请课程类别 |
|
课程负责人 |
|
课程团队成员 |
|
课程取得成绩 |
|
课程建设规划 |
|
课程网络资源建设内容 |
|
学院意见 |
申请人签字: 学院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
学校意见 |
签字: 年 月 日 |